4份文件,解释波罗的海三国的世纪命运:难怪他们和俄国边界不清

波罗的海3国和俄国的恩怨,其实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。从远了说起,这3个国家的主体民族,在18世纪的时候,都遭到了沙俄的摧

波罗的海3国和俄国的恩怨,其实一两句话根本说不清楚。

从远了说起,这3个国家的主体民族,在18世纪的时候,都遭到了沙俄的摧残和打压。到了1918年,这3个国家好不容易都独立了,结果又在二战的时候,被苏联给吃掉了。

吃就吃了吧,关键是,这3个国家的主体民族又被俄国人狠狠收拾了一顿。别的不说,爱沙尼亚人原本在该国占90%左右,但归附苏联以后,只剩下了48%左右。

由此可见,这3国的主体民族,在融入苏联这个大家庭的时候,有点儿水土不服,甚至产生了排斥反应。好在苏联的铁腕政策很有效,被统治的那半个世纪,他们算是彻底服了。

这也是为啥后来的波罗的海三国充斥着所谓的“民族主义”,将俄国人视为仇敌的重要原因。

从近了来看,波罗的海三国,在2004年成为了北约、欧盟国家,这对俄罗斯来说,似乎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不过那时候的俄罗斯和西方各国也处于蜜月期,他们也多次积极申请加入北约,甚至和北约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合军演,也不知道针对的是谁。所以说,当时俄罗斯并没有阻止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。

但是就后来的情况来看,北约东扩彻底惹怒了没能加入北约的俄罗斯,他们觉得毫无安全感可言。乌克兰被揍就是这事儿引起的,波罗的海三国作为北约的前哨站,死死地钉在了俄罗斯身边,这让俄罗斯当局寝食难安。

你说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,能好到哪里呢?其实俄罗斯也曾经放低姿态,希望缓和彼此的关系,但似乎并没有成功。

《布列斯特和约》,使得波罗的海三国摆脱了沙俄。

18世纪初,彼得一世时期,沙俄击败北欧霸主瑞典王国,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地区。包括了爱沙尼亚、拉脱维亚的地盘。那时候他们俩还只是地区,并没有形成国家建制。

到了18世纪末,波兰立陶宛联邦,被沙俄、普鲁士、奥地利三国给瓜分了,立陶宛的大部分地区,又归了沙俄。

这么一来波罗的海三国就都成了沙俄的地盘了。这地方可了不得,因为这里是沙俄通往西欧的桥头堡,也是沙俄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。

俄国人几百年以来,一直为了出海口奋战。东边的海参崴,西边的圣彼得堡,南边的克里米亚,全都是他们寻找出海口的重要标志。

几百年的奋战下来,一个内陆小国,活生生被他们打造成了一个世界版图面积最大的国家。19世纪中后期,巅峰时期的沙俄,坐拥22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就问问你,地球上还有谁?

不过任何事物,物极必反,沙俄也不例外。达到巅峰的沙俄,遇到了3件事情,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

第一件事,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,使得贵族集团和统治集团产生了激烈的矛盾。导致沙俄内部逐渐开始不安定。第二件事,1905年的日俄战争,沙俄惨败,失去了远东大部分权益。导致国内一片指责之声。第三件事,拖着病体也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
沙俄国内矛盾激化,国外又遭受连年失败,不完蛋才怪。所以说1917年,沙俄退出了历史舞台,取而代之的,便是列宁领导的苏俄。

苏俄那时候还不算太强,为了尽快从一战中走出来,恢复国家经济发展,他们选择了与德国签订不平等条约,这便是《布列斯特和约》的由来。

1917年12月3日,刚开始谈判的时候,德国那边就要求新成立的苏俄将部分波兰、部分乌克兰、部分芬兰、波罗的海三国、白俄等地,全都划到德国旗下,同时还得赔偿德国军费高达30亿卢布。

说老实话,很少看到俄国面临如此窘迫的局面,当年日俄战争,沙俄惨败也没如此狼狈过。

苏俄高层内部吵了很长时间,一直到1918年2月18日,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高层才答应与德国签订和约。毕竟前方战事紧急,德国压根就没停止过进攻。

因此1918年3月3日,双方签署了《布列斯特和约》,苏俄丧失了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地盘,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,都得到了独立的机会。

可以说,这一次,是俄国主动将波罗的海三国的地盘,以及5千万人民卖给了德国。从后来的结果来看,很多专家认为,这是苏俄高层的英明决策,以空间换取时间。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在一战中崩盘呢?那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,还能拿回那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吗?

《关于德国东部边界的规定》,使得波罗的海三国有了立国的机会。

一战号称是帝国粉碎机,除了沙俄崩盘以外,奥匈帝国、奥斯曼帝国包括德意志第二帝国也都相继崩盘。

原本在3月份签订了《布列斯特和约》后,德国算是赚大发了。可德国国内的情况也不是很好,到了11月份,德国内部矛盾爆发。这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崩盘了,那么签订的《布列斯特和约》,还能算数吗?

新成立的德国魏玛共和国,其实也和当年苏俄新成立时一样,急需摆脱困境,发展经济。所以他们不敢奢求国外的土地,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谢天谢地了。

1918年11月11日,双十一抢购的好日子,德国却在《关于德国东部边界的规定》中放弃了《布列斯特和约》中的一切要求。

啥意思呢?也就是说,俄国当年割让给德国的那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他们全都不要了!真够阔气的,当然了,这也是为了和平发展,用空间换时间。

既然德国放弃了这些地盘,那苏俄是不是应该把这些地盘收回来呢?其他地方不好说,但波罗的海三国的速度是真心快。

1918年11月18日,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建国。

1918年11月28日,爱沙尼亚宣布独立建国。

立陶宛的情况有点复杂,在《布列斯特和约》签订期间,也就是1918年2月16日,立陶宛就宣布独立成立了立陶宛资产阶级共和国,这是倒向德国的一个共和国。

到了1918年6月4日,立陶宛又换了个模样,建立了立陶宛王国。这依旧是在德国控制之下,建立起来的王国,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强行编入德国。

这还没完,1918年11月2日,眼看着统治阶级德国,已经快走向崩盘了。立陶宛也索性摊牌了,提前改立陶宛王国为立陶宛共和国。等于说,新国王只干了4个多月就被赶下台了。到了1918年12月,立陶宛又成立了苏维埃政权。

你以为这就完了?其实立陶宛的问题很复杂。这还牵涉到了波兰。

波兰在历史上也曾经强大过一段时间,而且还跟立陶宛合伙,组建了16世纪欧洲地盘最大的国家波兰立陶宛联邦。不过经历了3次被瓜分后,18世纪末,该国彻底在地球上消失了。

1918年复国以后,波兰也打算搞民族复兴,恢复昔日疆土。所以主动对立陶宛、白俄等地发起了进攻,由此造成了苏波战争。

1919年1月1日,立陶宛和白俄为了自保,在列宁的建议下,立陶宛和白俄罗斯合并了,不过该国寿命很短。伴随着1920年8月,苏联收复白俄、立陶宛宣布独立,该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。

立陶宛于1920年8月,再次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。到了1926年,苏联也不得不承认该国的独立地位。

回过头来看,如果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崩盘,以及德国魏玛共和国的那份《关于德国东部边界的规定》,那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之路,肯定是遥遥无期。

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波罗的海三国被圈入了苏联。

这事儿大家就太熟悉了,二战爆发以后,德国小胡子防止背后遭到苏军的袭击,所以在1939年,主动和苏联签订了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。

这份条约当中,德国和苏联擅自做决定,将波罗的海三国划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。这事儿完全没有经过波罗的海三国的允许。

要知道,那时候波罗的海三国好歹也成立了20年左右的时间了,这份条约完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有没有?很明显,在大国眼里,小国在战争时期,啥也不是。

简单来看,这份条约就是苏德合伙瓜分欧洲的计划,以波兰中心地带为边界,东边全都是苏联的,西边则归德国。

至于以后两家要不要打,那暂时不用管,先分赃再说。

就这么着,配合德国闪击波兰的行动,苏联也大举瓜分了波兰的东部土地。1940年7月,波罗的海三国,也先后纳入了苏联的怀抱。

这3个国家加起来才几百万人,又没有老大罩着,怎么可能是苏军的对手呢?

1941年6月,德国擅自撕毁了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突然对苏联发起了进攻。波罗的海三国,在短短1个月内,又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。

到了1944年9月,德军溃败逃离了波罗的海三国,苏联再次成为了这里的主人。由于他们和德国合作,因此苏联对波罗的海三国进行了惩处,大量当地人被强行送到西伯利亚挖矿,取而代之的,则是大量迁徙到波罗的海三国的俄罗斯族人。

一直到1991年,波罗的海三国在48年时间里,虽然有过零星抗争,但始终都是苏联牢不可破的一部分。

《阿拉木图宣言》的确没有波罗的海三国的影子。

说实话,这回卢大使被推到风口浪尖,完全是波罗的海三国的玻璃心碎了一地。为啥呢?原来苏联解体的时候,俄罗斯带着其他10个苏联成员国,一起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,签署了著名的《阿拉木图宣言》。

该宣言不仅正式确认了这11个国家的主权,而且还规定了现有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。也就是说,这11个国家的边界,当时是有定论的。

但是苏联一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,是哪4个没有参加呢?其实就是波罗的海三国再加上格鲁吉亚。他们为啥没签约呢?签了这玩意儿,不就可以证明他们法理上的独立性了吗?

其实这事儿要仔细看,1991年9月,波罗的海三国就已经独立了,但当时苏联还在,而且这事儿经过了苏联国务委员会的认可。一直到了1991年12月,苏联才崩盘。也就是说,从9月到12月这段时间,苏联和波罗的海三国,那是并存的!

格鲁吉亚就更牛了啊,1991年4月就正式脱离了苏联,宣布独立建国了。

换言之,这4个月里,苏联只有11个加盟共和国。那么等到签订《阿拉木图宣言》的时候,自然只有这11个加盟共和国参加啦。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还去凑啥热闹呢?

网上很多朋友说,波罗的海三国独立,就好比是事实婚姻,但却没有领结婚证。其实这一比喻虽然很有趣却还是不准确。这就好比,一对清初的夫妻,又何必要拿明末的结婚证来证明自己的婚姻合法呢?

但是话又说回来,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,的确没有签署什么边界条约。这就是为啥说他们的独立缺少法理依据的另一个原因。

TAG:波罗的海,宣言,苏联,亚历山大